2024年04月24日 三月十六 星期三
今天:
中西文化融合
人格智慧并重
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备
新闻

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赛郑外学子获2金3银4铜

发布时间:2023-05-30 17:10:48 栏目:新闻 点击量:42331 【公开】



20235月26至27“海亮杯”2022-2023学年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在南京大学举行,郑州外国语学校和郑州外国语新枫杨学校参赛9名学生成绩优异,斩获2金34

此次竞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办南京大学承办来自中国人大附中北京四中等名校的253名选手参与决赛。

本次竞赛题型与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保持一致,分为野外实践考察笔试+野外实践考察答题。经过激烈角逐,范融融、王翌博两位同学获得金奖,范融融入选国家集训队,宋欣悦、张钧硕、张雨露三位同学获得银奖,刘子墨、孙嘉琪、韩宗锦、秦梓豪四位同学获得铜奖。

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是面向全国中学生的地球科学竞赛活动,教育部办公厅公示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其中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上榜引起关注随着地球科学在社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地球科学竞赛作为新兴的“奥林匹克竞赛”正在冉冉升起!

“海亮杯”2022-2023学年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预赛吸引了全国4万名中学生报名参与,涉及31个省市自治区、800余所中学参赛人数和范围较之去年有所翻倍。在此前的河南省赛区预赛中,郑外9人入选河南省代表队(省队共12人)。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云程发轫,万里可期。2022-2023学年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竞赛已落下帷幕,郑外学子对地球科学探索的步伐没有停下。期待郑外学子再接再厉,在下一届大赛中取得更加优异成绩,为母校争光添彩!

 

 

范融融同学参赛感想

初识地科

起初,我怀揣着热爱“地理”的情怀,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名了地球科学竞赛校内选拔赛。试卷的第一道题,两个地球科学术语就让尚未接触地科我乱了阵脚。当我经过校内激烈的笔试+面试选拔得知入围后,我才有机会深入了解地球科学的魅力所在。

经过我校地理组对地球科学课程系统的培训,老师的辛勤付出共同为我勾勒了地球科学的轮廓完全不同于初高中定性的地理学,而是更偏向于学科的综合应用。

赛前准备

初决赛前刷题时,我才逐渐摸清楚了地球科学竞赛的出题方式也在与同学们刷题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收获了思想的火花。黄河流域、嵩山野外实践考察时,同学们对于各种岩石矿物辨别的热情,让我在弥补知识漏洞的同时,收获了友情。之后,我就开始推进大学教材的阅读。在此特别感谢王羿博同学,他所阅读的中国地质大学系教材为主要攻读北大南大教材的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赛事历程

最终,我来到了古都金陵。在烈日中,我们借用热心学长们的地质锤,我们滴加试剂鉴别岩石意外收获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的围观,我们费劲敲击,试图看出岩石表面的坑洼是否是生物遗迹。当我们与岩石力时,大锤与岩石迸出的火花也见证了志同道合的友谊到底能拥有多么强大的力量。

尾声

在离开南大前最后的半小时自由时间中,我飞骑单车,斜穿整个南大去了南大最高点北涤江天文台,文创店买了些二手书,最后狂奔集合地点,此时我的衣衫已经被汗水浸透,心中却洋溢着在学校从未有过的快感。或许,这就是青春吧

感悟与建议

首先,大家要心怀对地科以及地学的热爱来参与这场竞赛。对于我来说,在学校的日常学习像是工作,而地科和地学是我生活中的小爱好。因此,如果抱着拿奖的功利心来参加比赛,我认为这样是无法取得好成绩的。其次,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知识面的拓展。

2023CESO决赛走到了尾声。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周末,但天南海北的同好们,依旧满怀对地球科学的一腔热血,克服空间阻隔,共同在地球科学竞赛的大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梦川河畔的故事已然结束,白山黑水的故事即将开启;我们纵使各自登向自己的前途,但热爱地球科学的初心永不改变。

Enjoy this journey!

Geographical Science For Ever!

感谢我们的带队老师张伟利老师、陈卓老师一直以来的陪伴与鼓励,是他们广博的学识与温暖的鼓励给了我们无尽的力量。感谢地理组老师们的指导与教诲!感谢王羿博同学所带来的试剂“救”了所有郑外选手。感谢同行的参赛选手给予了我莫大的鼓励与支持!

 

 

王翌博同学参赛感想

作为郑外国际部的一员,我本不应来这场比赛。但因为热爱,我与同样热爱地球科学的队友们站在了一起,也是靠着热爱走到了这一步。由于分校是第一次参加这个奥赛,在备战的过程中,我们遭受了尤其多的困难,如校领导和老师对这门奥赛是否“有用”的质疑、同学的误解、队友的受伤、小教室没网……但我们都顺利解决了。当然,同样重要的,热爱让我们坚持着走下去。我热爱地球科学的一切:闪亮的晶面和锐利的晶形令我着迷,海底扩张和大陆漂移让我震惊,海洋、大气、岩石、生物,这些系统相互作用,相互耦合,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现象让我深切体会到了地球科学的奥妙和它的深不可测。热爱也会支撑我进行下一届的备战,引领我在地球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次比赛可谓是高潮迭起、吊人胃口。上午的地质考察我们去了汤山,观察了跨越多重时代,经历了多次构造变动形成的复杂地层。同学们都踊跃参与考察,拿着地质锤、地质罗盘、放大镜和化学试剂等工具大显神通,虽然天很热但难掩热情。只可惜这次野外实践并未给下午的实践卷带来多少帮助,因为没几位学生准确地看到了要考的剖面。而到了下午,笔试部分带给我们的感受都不能用倒了盆冷水来形容了,那简直就是拿着液氮罐往外泼。这张试卷破天荒地加入了大题,而且一加就是一百多分,杀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同时,大题的内容广泛,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地球科学思维,还对学生的知识面有很高要求。我们绞尽脑汁也没能给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答案。好在,南大优美的风光、和谐的氛围、音乐节的热闹和夜空的开阔给了我们情绪上的抚慰,也让无比紧绷的心情有所放松。颁奖典礼结束后,我带领几位队友登上了位于山上的南大天文台,领略了南大和南京郊区的美丽风光。

下面是给下一届参赛选手的一点建议:

发现并保持兴趣和热爱。唯有热爱能够引领你走到最后。

积极提升知识水平,让你的知识更深、更广。艺多不压身,知识永远不会成为你的累赘。将来的出题方向只会更开放、更难。在这样的浪潮下,唯有拓宽知识广度、提升知识深度才能笑到最后。

审慎地看待一切所谓的经验,包括这篇文章。任何“经验”在大变革面前都会一文不值,例如此前所有届的真题均对本届比赛不再有帮助,唯有自己探索出来的路才能对自己有最大帮助。

本次竞赛我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大家,特此对为我竞赛事业作出贡献的一切表示感谢:感谢我自己的坚持与热爱;感谢父母的无私奉献与支持;感谢学科老师尽己所能为我答疑解惑;感谢袁记飞老师一直以来提供的帮助;感谢地理老师们的组织和指导工作;感谢同学们和队友们一直以来的理解与互助;最后,感谢郑外对我们的栽培。

最后,祝贺范融融同学在全国金奖中名列前茅,我们要向他看齐,朝着更高的目标进发。我也会和各位同好一起参加下一届的地球科学奥赛。加油,明年吉林见!

 

 

张钧硕同学参赛感想

我对地理的热爱,可以追溯到遥远的童年时光。记得当时家里有一本实记录我国各省市县交通,旅游资源的地图册。我怀着对其的喜爱和好奇,使这本厚厚的地图册成为我的床头必备品(事实上这本地图册已经被翻烂到几乎无法正常阅读)。我于是熟悉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总体布局,记下了每个省的全称和简称。这为我之后的地理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天文学作为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小时候曾也热爱过:没有望远镜,成天盼望着下雨(当时郑州的空气质量还一言难尽),但总是能在凉爽寂静的夏夜伴着蝉鸣一眼辨识出“夏季大三角”和“北斗七星”,还总是希望能在空气质量好的旅游的县城里看见我从未见过的星流银河。

记得第一次听说地球科学竞赛是在中考前的几天。母亲通过外高的公众号,告诉我上一届地理竞赛同学们的辉煌,还说,这一定是我的机遇和外高的优秀之所在,因为我对地理的热爱,和初中地理学科的优异成绩。我成功考上了外高,也成功进入了哈佛红的校园,地科竞赛的大门也随之向我敞开。

网课期间,我期待已久的地球科学竞赛开始选拔。当时的我还有点犹豫,觉得自己做不到最高、最好,因此表现出少许的畏惧和退缩。但是父母一如既往地劝说我不要畏手畏脚,既然来到有这样好资源的外高,有这样一个属于我的舞台,就一定要去尝试,就是做不到最好也不遗憾,于是我走上这条成长之路。那时,我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之后一直持续的快乐感和热情,也没有想到人生的高中这花园里会增添这么一束姹紫嫣红,更没有想到会有今天的属于自己的辉煌。

预赛前,我作为预赛30多人中的一员在线上线下学习了基础,并且做到了对知识点基本的掌握,对预赛充满了信心。当预赛作为省第六的喜报从电脑屏幕上显示出的那一瞬间,我沸腾了,因为虽然它不是最后的决赛,但是它是一个开始,是一个好的开始,它不知给我提振了多少信心,让我愿意继续深造,续写新的辉煌,更让自己得到了为校争光,为省争光的良机。决赛前,虽然已经没有大的讲课指导活动,许多的深入学习都是在学校的藏书宝藏里大浪淘沙出来的,但是,学校组织的黄河,嵩山研学活动我还记忆犹新。在黄河,我背着黄河滩上捡拾到的沉甸甸的宝贝石头一路走了七八公里,汗流浃背疲惫不堪,得到的是对河水搬运沉积作用的更深入理解和更开阔广泛的对岩石知识的理解;在嵩山,我顶着烈毒的暴日和融化人的高温,忍着“二阳”的咳嗽和嗓子难受爬上山麓,得到的是对嵩阳运动倒转乾坤的历史积淀的艳羡和嵩山20多亿年的“天地之中成长记”带给每一个河南人的自豪。

决赛已然结束。金陵古都之美,南京大学之伟大,来自五湖四海的同侪的友谊(以及考题之超乎想象的难),也成为一抹大脑中永不褪色的记忆。我最后得到了一枚银牌,虽然不是金牌可能让人有点遗憾,但是,处在高一水平的我,可能对本次比赛的难度还不太适应(后面有关于考试难度的解释)。我认为我已经尽力,已经全力以赴,已经对得起我对地球科学的热爱和努力,和我的学校和河南省。这个成绩我是满意和接受的。记得在上初中时,班主任曾经说过:“不要总觉得‘我以学校为荣’而止步不前,而要想着努力争取,让‘学校以我为荣’。”我至今难忘。现在想想,我觉得我已经诠释了这句话!

个人认为,地球科学是一门比较复杂,但又不是极其困难的学问。我们每学到的一点新知都可以牵扯到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学,甚至历史,政治的基本知识利用和逻辑分析。其有天文学,环境科学,大气科学,地质学,海洋学,甚至古生物学,GPS、GIS、RS技术的应用等诸多门类,每一门都是将来上大学可能读的专业之一。它需要有理科的逻辑,有时又更多地需要像文科生一样理解识记各种知识点,比如各种不同岩石的性质,成分,颜色,解理,成因,结晶等。

地球科学也使我受益匪浅。它现在,或者说一开始,在我看来就并不是升学与考试的工具(事实上现在地球科学并不能带来所谓的“保送生”资格),而是一个爱好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我曾给我父母开玩笑道:“小时候旅游,只会艳慕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现在再去旅游,我可能看见一块石头就想分析它的成分和成因。”我也希望下一届同侪,能够时刻保持对地球科学的热爱和热情,学会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旅途中的问题,更好地认识这960万平方公里的绮丽土地的历史积淀和形成的史诗,不仅使知识进一步贮存入脑,还让我们更热爱这美丽,古老,日益强大的祖国,更明白“祖国,一寸也不能少”的铮铮誓言的意蕴,更愿意为祖国的地球科学或者其他事业,添上一把自己的熊熊烈火,加之诚挚的热爱之光!

地球科学也让我更加认同我们作为人类——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命的使命担当。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无论是看见课本上还是卫星眼中的地球,我都会艳羡于华北平原的富饶与广阔及其麦浪的金黄(此即来时高铁窗外最多的风景);青藏高原的高峻和圣洁;日本富士山的神圣和其下落樱的优雅多姿;欧洲童话般的青翠和诗一般的阿尔卑斯风光;非洲马赛马拉的生物多样性和尼罗河的润泽沙漠并给予埃及的恩惠;北美西部大草原的狂野和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壮丽多彩;南美亚马逊雨林的绿色纯净。不过,这些自然美景,有的正在遭受人类的蹂躏: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森林大火,洪涝淹城,酸雨侵蚀,冰川融化极其带来的海平面升……习总书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也已经不仅成为每个地球科学竞赛人的共识,更是逐渐为世界人民所共识。我更希望下一届同侪,可以更加明白地球科学是人类必须要研究发展的一门学科,是保持地球上这些风景如所有人初见它们时一般美丽多样,并且传给后代的重要工具,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必须行动起来!

最后,我想感谢所有在这几个月的地球科学之旅中陪伴我的人。我想感谢我的父母,他们鼓励我加入;我想感谢我班的地理闫老师,给我进入地球科学竞赛的机会;我想感谢郑外地理组老师们对我的精心培育和活动中的专业指导和耐心陪伴;我想感谢与我相伴的同学;对我的鼓励和一起前行的合作……

明年,作为未来的高二选手——金牌猎人,我还有一次机会,我还有一年,可以鲜衣怒马正当时。加油!

也预祝所有老师身体健康,可以继续在地球科学领域诲人不倦;预祝所有同学学业有成,深入学习地球科学;预祝郑外和河南省,乃至中国的地球科学事业能够越办越好,培养更多的地球科学人才;再预祝下一届同侪,再创佳绩,创造新的辉煌,我愿意高二继续留在地,与你们同行!


 
Copyright© 1983-2024 by www.zzfl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外国语学校 版权所有 0371-67987877(校办)0371-67984259(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