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光阴荏苒。转眼2022届学子告别母校的日子将至。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里,学校微信公众号将推出“郑外2022届毕业生专题”,陆续分享2022届毕业生的故事,为他们即将迈入更加广阔的天地送行。
愿景里无故事,故事里有愿景。有多少名郑外人就有多少个故事。祝福永远的郑外和永远的郑外人!
董欣悦
郑州外国语学校2022届学生
已保送清华大学
和郑外的六年缘分,真的很荣幸。
初三冲刺的时候,我和同桌在课桌上重重写下“外高”二字。自那以后每一天,无数的考试和作业令我们总是渴望“与周公相会”,但心却总是炽热地跳着,向着做梦都想去的那片“哈佛红”的方向,一个让梦开花的地方。
如愿考入郑外后的短短两年半时间里,我珍念着经历过的每一份酸甜苦辣。
依然清晰记得班主任赵晓亮老师带我们在圆锥曲线、导数的海洋里“殊死拼搏”;
副班主任于杰老师在语文课上动情朗读“慷慨高歌”;
和朋友们为一本《Vista 看天下》而“大打出手”;
拓展训练上的打牌、狼人杀和暑假的约球干饭更是忙碌高中生涯中难得亦难忘的星……
一幕幕情景像电影一般慢慢在脑海中展开,只不过这一次,我既是演员,又是观众。
在郑外,一群认真负责而又专业能力过硬的老师们引领并见证着我们的成长。
有时他们会承诺给大家今晚没有作业却又反手布置两套卷;有时他们会许诺给你轻松假期却又以开学考试“无形威逼”,让你“好气又好笑”。
但也正是他们教授了我必备的基础知识,更传递给我潜心治学之精神,自由独立之思想,让你发自内心的敬佩与感激。
在郑外,我和一群优秀可爱的同学们心无旁骛地奔赴心之所向,他们有时会嘴上天天喊着“摆大烂”却又背地里卷了几套卷,但也正是他们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默默出现,给予你再出发的力量。
郑外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和一群美好的人共同奋斗,挑战一个又一个不可能。
我学会了脚踏实地,六级词汇不知不觉就背了三遍;
我学会了细致严谨,不断规范自己的演算让“演草纸”化身“答题卡”;
我学会了坚持不懈,为了电磁场一个不懂的点而日思夜想,吃饭睡觉时都念念不忘。
或许正是这些拼搏的点滴,才使我有幸听到来自清华的回响吧。
我一直以为,喜欢一个地方,离不开喜欢生活在那里的人,一如我热爱郑外一样。于我而言,和朋友一起切生日蛋糕的快乐和考上清华的喜悦同样重要。
郑外充满着各种机会,在那里参与模拟联合国、国际商赛触手可及。
更重要的是,那是一个美好而充满爱的地方,一个让梦开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