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7日下午,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实验基地大学评估和科创评估中心主任、《瑞路中国大学百强》榜单出品人——黄瑞勇教授登上“在郑外听讲座”讲坛,为郑州外国语学校学子做了《如何选择中国大学》生涯规划讲座,为提升郑外学子生涯规划、生涯抉择能力,开拓对高校专业动态的认知视野,增强对专业选择的自我定位能力提供了一场生动翔实的指导。
讲座伊始,黄教授开门见山为大家阐述了大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如果没有大学,最核心的技术始终会被掐在别国手中”,让在场的学生都明白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与担当。同时,纠正了大家常见的思维误区“现在苦一点,上了大学就好了”,让同学们认真思考自己想进入什么样的大学,毕业做什么样的人等问题。为更好地让学生了解中国大学,黄教授又以生动的语言溯源了中国各大名校历史,同时阐明现在常说的“985”、“211”、双一流高校的由来,加深了学生们对高校的认知。
接着,黄瑞勇教授又从高校学科大类和专业等方面全面详尽地对中国大学进行了剖析。
针对考生忙于应考,对大学专业理解浅、容易产生误解的情况,黄瑞勇教授聚焦新兴热点、交叉学科,为考生未来的专业选择提供了可视化的数据分析。黄教授提出,“专业”这一因素在填报志愿中显得尤为重要。并且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学科专业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交叉学科是未来学科专业发展的趋势,如“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黄教授一一为学生们做了详细的介绍,他通过“师资力量、教育部学科评估成绩、科研经费、荣获国家三大奖的数量和质量、本科毕业继续深造率、本硕博毕业单位去向和薪酬水平”多维度分析,给出了未来最有竞争力大学的榜单,供同学们参考学习、树立目标。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也争先恐后地与教授对话,提出自己的疑惑,“面对竺可桢之问,你的回答是什么”“对于坚持自己热爱的专业却难有成就的人,将来的生活会怎样”……黄教授分别对其进行个性化指导与回答,他鼓励同学立足本土,放眼世界,保持专注力,同时动用手头的一切资源,深挖信息,选准方向持之以恒。讲座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黄教授的讲座以详细的数据,满满的干货,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学科视野,高屋建瓴的学术指导和深入浅出的学理思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相信黄教授这一源头活水,会给我们每位郑外学子的高校梦插上双翼,提供翱翔于未来广阔天地的方向指引。机会往往留给善于准备的人,希望同学们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精挑细选,把握机遇,不畏艰难,百舸争流,成就独属于自己的精彩!
文字:杨冰
图片:许刚
排版:孙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