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9日 四月廿二 星期一
今天:
中西文化融合
人格智慧并重
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备
新闻

郑外李哲涵获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总决赛最高奖,来欣赏获奖文章

发布时间:2023-07-28 12:42:09 栏目:新闻 点击量:1705 【公开】

2023年7月13日—16日,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22—2023)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在山西太原隆重举行。河南赛区派出4名选手参赛其中2人来自郑州外国语学校。经过激烈角逐,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二3班李哲涵荣获大赛最高奖——“恒源祥文学之星”,并获得单项奖——“最佳思辨奖”。指导老师陈敦贤。

本届大赛以“倾听世界的声音”为总主题,共吸引了来自全国16个赛区数千万中学生的参与,经过大赛评审委员会专家组的严格初评、复评,共有220名中学生脱颖而出,成功取得本届大赛总决赛入围资格

本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总决赛分为笔试、口试两场进行。

7月14日上午,山西财经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多功能厅内,一场安静的笔试拉开了总决赛的序幕。考场上,文学少年们文思泉涌,笔下生花,一场无声的角逐悄然展开。

下午进行的是口试项目,现场抽题、临场发挥的比赛方式对于每一位选手而言,都是一次对知识储备和应变能力的全面考验。经过一整天的比拼,经过大赛评审委员会专家认真、细致的评审,评选出“恒源祥文学之星”候选人40名(初中组、高中组各20名)参加7月15日上午举行的演讲比赛。

7月15日上午9点,本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的演讲比赛正式开始。比赛中选手们真诚的表达和深刻的思考,不时赢得阵阵掌声,展现了当代中学生的风采。

7月16日上午,第十八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22—2023)“恒源祥文学之星”颁奖典礼在山西迎泽宾馆晋泽轩礼堂举行。

会播放了“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为大赛录制的讲话视频。于漪老师首先对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的组织者、评选者所做的大量工作和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对学生的挚爱深情,表示了由衷的敬意和深深的谢意。她高度评价了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直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引领,引领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写作实践中、生活实践中去获得健康的正能量,使得孩子们德智体美劳都获得了全面的发展。于漪老师祝愿大赛圆满成功,期盼孩子们在恒源祥文学之星大赛当中,写出做堂堂正正、脊梁骨很硬的中国人的华丽文章。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也为文学新秀送来寄语。他肯定了“倾听世界的声音”这一大赛的主题充满着诗意和动感,给了参赛选手极大的想象和发挥的空间,也赞扬了获奖者正是运用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才华,加上个人的自由发挥,才站上了这个颁奖台上。最后,高洪波祝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越办越好,文学的星空期待着青少年恒久的光芒。

 

 

决赛作文

 

落桃花

 

李哲涵

郑外高二(3)班学生

 

几年前的月亮该是什么样的?大约是朵云信笺上的一滴冷泪,陈旧又迷糊,晕开了陈旧过往的铁青柔白,戏谑地嘲弄着封尘的时光。回头看,却总有一点那么辛酸的意味。唯有月下桃花影绰,纷纷落,氤氲粉雾朦胧,唧唧虫鸣蒸花香,是晚唐的蓝月光,可太多,太多了。鹂儿轻掀日记本,干枯的桃花瓣随之而落,她摩挲纹路,是岁月的踏痕,在日月轮回的罅隙间游走,在岁岁年年的旋律中翩跹——倏疏地想起了她,如檀香味的仿古信纸,却是已有淡淡的粉紫古装人像打了底的,又如桃花扇,窗明几净,笔酣墨饱,只待她落笔成山河。

那时叶圆刚大学毕业,身为中共党员,她被派到一处小山村做援村干部。自小生活在城市里的她已是熟悉了灯火靡乱,烟尘喧嚣,反而格外向往一份隐居田园的清静自如。梦里的山村大概是诗意的吧!鲜红的杜鹃花吟唱春之山歌,拉开溟濛序幕,一丛丛的花壁栗剥落地燃烧着,仿佛把那蓝茵茵的天也给熏红了,苍烟落照,粉黛回眸,水乡缠绵,罗裙契丹,玉兰,芭蕉,木槿都长得太凶太凶了,杀气腾腾,像在噬着人的衣领,却落下硕大而晶莹的泪珠,滚烫,是恋乡。嫋嫋盈盈间曳进了三千梦华,碧波擎天处落进了金戈铁马,是青莲居士所梦,是东坡先生所向。山村,在梦里就是这个模样,是没有尽头的车厢,从异乡开往异乡。

但现实总是支离破碎,梦也不过刹那间美好,一切都是沐浴时纷飞的肥皂泡,在灿灿的碎光下红绿交织,转瞬即逝的梦幻终究要迎来残酷的破灭,如檐前铁马的叮当,不成腔,内里只是极乏味无趣的空气——这个世界比梦还像梦,比梦更虚假。破落的土屋,残存的瓦片,尘土飞扬,锈红的铁床竟也成了无价的风尚。什么诗情画意,终究是被凄凉的二胡划破了月光,割成一段一段,如一点点晶莹的泪珠连成虚线,纷纭间也模糊了彼此。整个世界不过是硕大无朋的浮尸,与美丽却腐烂的她绑在一起,往下沉,往下沉,从天沉入海,从海沉入泥。莺歌燕舞,是在颂唱奠曲;鸟语花香,是在书写耶诞节的悼词。

尽管村民们以最好的物品餐食来接待叶圆,但她心中只充斥着满腔的无望,她厌恶贫穷,厌恶如没落文明般陈旧的一切,一切都是混沌,是可怕的无序,她固执地行走在为自己而造的巨大遗忘宫殿,本希望一劳永逸,但奈何不切实际。融融的村落如苍山野酒中的冰块,在绝望中溶化,在失落中爆炸,终化为一汪死水,一团迷雾,只让冰冷的夕光在其深处引起波动的光与影。于混沌间,叶圆只觉得处处迷茫,把酒问姮娥,看长星划空,遥岑悲翁。花香袅娜,是为谁而舞?杨妃涟洏,是为谁而哭?只欲心怀倥偬,田田酾酒对镜怜,天地盘旋,是境况难测还是人心混沌,又不得而知。

那夜叶圆仍是啜泣山头。仿佛置身于传说中神圣的奥林匹斯山,暗夜精灵踏着星霜的浪,为你编织欢娱而恐惧的梦,裴罗思的山石中又香红飘摇,逸满紫云月辉的岩洞,正享受着预言者模糊的曲调,加利利的蛇从死亡的大海爬出,企图将雅典化为一片荒芜,她藏匿在铁门之后,对着魔鬼呼告救命。一处轻触却将叶圆从海天间的迷蒙中拖出,是个女孩:瘦小的身躯挂着一件素白的麻布裙,只是直直地线下去,仅在有无间的一点突出是那嶙峋的胯骨,风一吹,她那一身素衫便一齐向后曳着,仿佛所走过的地方都沾上了一个白迹子,却又并非白得毫无内容,吹气如兰,温柔缱绻。叶圆认出了她,是鹂儿。鹂儿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只留下她和年迈的奶奶留守山村。女孩走上前来,递给叶圆一枝正恣意盎然的桃花,开得傲然绚烂,美得浓醇馥香,芙蓉残岸,孤蓬花腥,断鹰登临意,苍波腻水空。

“姐姐,你说等到桃花开到月亮上的时候,爸爸妈妈会回来吗?”

叶圆呆了一呆,恍惚间她瞥了一眼那不食人间烟火的冷月,寂寞,孤美,青溶溶地,似一头肥胸脯的白凤凰,在树丫杈里做了窠,转眼间却又只是盘结的雾,浓密得如粉扑击打,烟尘蠕蠕爬动,又如那民国时富贵人家爱烧的茉莉香片,裹挟着每一处刍皱,是油滑的绸缎。仿佛有皮鼓笃笃,在戏说舞台上虚假的悲欢离合,笛声悠悠,嘲弄着人生中无味的人情世故。稀疏零星的灯火是阴沟里升起来的月亮,一个又一个,指间的桃花孤芳自赏兀自美丽,一朵又一朵。

“大概会的吧,待到花月成双,爸爸妈妈会回来看你的。”

“可是他们都说爸爸妈妈死了,人死了就再也不能回来了。”

叶圆心头紧缩,如有一把冷刀子轻轻划着肉,引起一阵阵的瘙痒疼痛,心不跳了,是不疼了,可人也就死了。银光染上血泪,吉星却把斑污拭净,她被荒墟囚禁在大海,追逐阴影,拜谒死亡的陵墓。叶圆只觉得手上那枝桃花浓香得睁不开眼,索性两眼一闭,任凭泪水静流,睫毛扑闪扑闪犹如飞虫,又像两只小手合在脸颊上。跳动的眼皮像纸窗里的烛火,风一吹,便不住跃动。孤月共,销玉容,洒蒲雨,复尘笼 。汐浪间星光辉烁,是人鱼在和她一起流泪。

叶圆觉得自己哭得很突然,也很茫然。相比于鹂儿,她的生活不是要好很多吗?自小便是家里唯一的宠儿,以掌上明珠的身份成长于小桥流水之岸,南方的水汽滋润着她使她成为楚楚动人的江南可人儿,上学无忧,将来的工作也不用发愁,身边朋友星野成群,她的生活酿成了米酒,绵软清香。

可鹂儿呢?她以笑哺育冰冷无情的生活。花下无所谓时间,空气里也弥漫着悠久的古老的芬芳。幽冥两隔,此生怎么再见面?人死了,无论是在天堂还是地狱,终究是与切切实实的人世隔了迢迢星河,彼此两岸,难以相会。炽热的衷言变成了无声的告白,由心的呐喊化为失语的颂歌。我们无法上穷碧落,下饮黄泉,却仍在命运的铁丝上艰难蠕行,看着下方的不幸者,唯有一声哀叹,身上却已伤痕累累,光鲜的肉体也掩盖不住灵魂的遍体鳞伤。唯愿逝者安息,所爱之人在天堂。

或许有人会认为鹂儿的生活是一片混沌,但她仍是顽强地找寻到了自己的微光一束和清泉一汪风起波粼间是无瑕的童真,不是记忆的残骸,亦不是沙场埋沉的画戟,染尽胭脂冷凝回首,红尘四起路遥遥,笛声依旧唯泪两行,㩴诗独坐,又何为混沌?一点困苦便是混?一些挫折便是沌?混沌本就与清明相对,无清明又何谈混沌?外界自古便有序运行,是社会的规律,是自然的法则,不会因感性的因素而改变,混沌的一直都是人的主观感受,无所谓混沌,便自会明了。鹂儿,那个天真的小女孩,她不懂人世间复杂的潜规则,只是活在自己的童话里,尽管她的期盼难以实现,但终究是给她光芒,她把自己活成了诗,她活在自己的童话里,不管世间纷纷扰扰,自成一派,立地成佛。

潇湘竹斑,瑶草藏莺,茅舍水流。雁声哀寒。梦醒妆楼声散。芳草微风,藕花拂烟,墨染香红,一池翠残。柔兰酒香花开落,深红浅红欲问谁,自成芳美,又何顾蝉鸣柳,烟云散?

叶圆久久未语,现在只是温柔地将桃花插进鹂儿耳边的鬓发里,搂着她瘦小的身躯,是宿命的造化。

“人死了又何妨?花开月上时,他们还是会来看你的,只不过,大约是在梦里,不要错过。”

……

自此,叶圆便仿佛手握琴弦,绎出生活的轻曲,不美好与迷茫均被化为空拍,只剩下幸福的每一个瞬间,在吉他的琴弦上跳跃着,在笛子的孔键上翩跹着,在钢琴的黑白上游走着。她抓住当地桃花遍地的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向上请批经费,为村民们翻新老房子;重新组建村干部组织,努力建设现代乡村。一个没落的小村庄忽而成了网红旅游地,一处贫瘠的山角刹那间堂皇飞翔,成为全国示范村。一切仍是如梦,不过梦里三千只愿取一瓢爱了解,绣花鞋针针怨怼,墨香不散朱砂又为谁,是梦的碎片,是现实的幻影,大红大紫,金丝交错,惟愿妃子一笑慰人间疾苦,冷香南飞愁入西风浦。梦与现实共织生命芳华,明随混沌铸就星图春画。

桃花林是愈来愈大,愈来愈瑰丽。叶圆日夜观望那片桃花,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别样情感。醉醉醺醺的山崖下,朦胧辉烁是灼灼桃花,花儿在晚风中开的冒失又张扬,像翕动袅娜的圣火,粉莹莹间突出一点猩红的光。堆堆的芬芳之间,又乍眼碎出些早芽嫩叶,有微蜷地欲舒展开来的,也有亮堂堂地飘展在香风中的,如碎玉,又像远望时浓雾间一点林湖的勾勒,是采莲女荷叶色的纤绸罗裙。花香溢处,也掺和着一些山土的醇香,像苗族姑娘唱的山歌,朴实间跳跃着丝丝灵动。花间小虫因撩拨而有些许躁动,奏起一首首夜曲。花本是自在开着,却因这虫鸣恍惚间模糊出了一点乱梦的纤影。花下粉腾腾的芳雾,凝作软软的一团,如点燃的迷香让人迷朦,而桃花却在这点迷朦中更加妩媚了,流光闪烁,絮絮为你诉说。

那年暴雨,村里遭遇泥石流,叶圆为救独自困在屋中的鹂儿而意外受伤,迫不得已截肢,成为残疾。当其父母从千里之外的城市赶来时,叶圆看着他们湿蒙蒙的脸却只是淡然一笑,她不在是当年那个任性的小姑娘了,她学会了担当,学会了在混沌中开辟自我。坐在轮椅上的她带着父母来到桃花林,虽遭受暴雨冲击,有些花儿如美人不经岁月老,残败不抵当年,但犹有余韵,看着满地坠粉,可谓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但叶圆犹自觉得花落也是另外一种破落的美,一种凄美,花虽败人虽残,但正是花入春泥才得以滋润下一年的再度璀璨,正是人老珠黄才催生新一代的肆意成长。残花入泥,是清明自知,是于浑浊盘旋间执着的独舞,世间从未有混沌,心明自渡远方,而又何为他乡。

……

鹂儿在政府的资助下来到县里读初中,当老师问及她未来想做什么时,她只是翻开日记本,轻抚艳枯桃,指痕在花瓣的纹路间皱缩,凝聚成一个小点,却又在年轮的折转间迸发,高声欢呼过往回眸。

“我想回到家乡,继续建设我的小村庄……就像那个姐姐一样。”

花月成双,脂黛如烟。故人山河,似水流年。

几年前的月亮该是什么样的?大约是朵云信笺上的一滴冷泪,陈旧又迷糊,晕开了陈旧过往的铁青柔白,戏谑地嘲弄着封尘的时光。

桃花落,人易旧。嗜蓝酒,再回首——混沌兮,自清明,天地间无所谓芸芸而独姣姣然。

(指导老师:陈敦贤)


 
Copyright© 1983-2025 by www.zzfl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外国语学校 版权所有 0371-67987877(校办)0371-67984259(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