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践行学校“文理兼长、外语突出、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推动河南省省一级地理学科基地的建设工作,同时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黄河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与地域认同感,2023年11月26日,郑州市名师张伟利高中地理工作室举办了“黄河文化公园野外综合实践研学活动”,在郑州外国语学校地理组老师们的带领下,本年度高一高二地理奥赛、地球科学奥赛参赛学生们及地球科学社骨干成员,在郑州黄河文化公园开展了为期一天的研学活动。
黄河者,生命河,母亲河也。研学第一站:桃花峪引黄闸。桃花峪为中国三大阶梯地形二、三级的交接点,山地平原衔接处,同学们站黄河堤边,极目远眺,将黄河美景尽收眼底。地理组老师们从桃花峪引黄渠首闸的建成讲起,分析郑州水源变化的过程和原因,接着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地考察,探究黄河沿岸丁坝的作用。同学们在导流导沙、冲滩护堤等方面进行激烈讨论,真实地感受黄河水患治理的不易,体悟到了“科学治黄”“绿色流域”“人地协调”的思想。
黄河者,文明河,恩泽河也。研学第二站:黄河提灌站。1970年7月为了解决郑州城市用水难题,郑州市委决定在此修建邙山提灌站,它的建成极大地改善郑州城市和农田用水紧张状况。黄河水首先被引入沉沙池经初步沉淀澄清,然后通过这8根输水管提到山腰,再通过24公里长的人工干渠送到自来水厂,经过净化处理后送往千家万户。在南水北调入郑前,提灌站承担着郑州全市70%的生活用水和城市景观用水,被喻为“郑州人民生命线”。如今,这里作为郑州主城区的备用水源,被列为一级和二级水源地。师生站在泵房上观察取水口、提水管道,观察此处河水含沙量,接着登上邙山,在邙山输水渠首记录海拔高度,俯视提灌站,观察河水含沙量变化。
黄河者,世界河,中原河也。研学第三站:黄河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融入区域资源特色,博物馆分为:序厅、地球厅、黄土厅、黄河文化厅、黄淮平原厅、黄河厅、观光电梯厅、多媒体厅、时空隧道、第四纪生态园。同学们在这里探索地球的奥秘,了解地学知识,回顾课堂知识,了解黄河、黄土、黄河文化,认识“人类、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黄河者,青春河,幸福河也。研学第四站:炎黄广场。黄河流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发祥地之一。远古时代,华夏先民在黄河母亲的怀抱中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而开创中华文明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被敬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师生共同在学习交流中领略着黄河盛景和中原文化,追溯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历史,感受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黄河者,故事河,心灵河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古黄河沧桑迄今,好故事已重新开讲。脱贫壮举,绿色发展,云锦天章图欲就;生态治黄,惊涛骇浪总向前。赏花儿悠旷,听秦腔高亢,品豫剧抑扬。噫吁嚱!“淘尽浪沙涤尽污,滔滔上下排空呼。”工部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龙子曰:“老家在河南,心魄起中原。”当此际,吾敬告芸芸苍生:“黄河者,新时代之大河也。”
文字:马佳成
图片:韩宗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