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 四月初九 星期四
今天:
中西文化融合
人格智慧并重
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备
新闻

经典作品流芳百代 品读名著获益一生 | 郑外高二师生读书分享

发布时间:2024-04-30 11:07:15 栏目:新闻 点击量:21644 【公开】

文章传百代,阅读贯古今。

经典如香茗,有甘有苦,恰如百味人生。

读经典,如品香茗,细赏深味,得其妙旨。

郑州外国语学校鼓励学生常读名著,亲近经典。学校满园书香,学生满怀文韵。

近期,高二师生品读中外经典作品,得益于文中,见意于言外,偶有所感,下笔成文。请随他们的文字触摸中外名著,感受经典魅力,体会阅读心声。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流”

——浅析王安忆《长恨歌》

 

李家依

郑外高二(7)班学生

 

一曲长恨歌,一场繁华梦。“此恨绵绵无绝期”,她是歌不尽的夜夜诉泣,是历史细细的尘埃,是“灰烬中的余温”。

动与静

开篇是琐碎繁复的,虽不乏细腻袅娜的文字,但冗长的句子和密匝匝的描写,却有些让人透不来气,吃惯了快餐的人是没有闲情去细细品茶的。

《长恨歌》传达出一种慢速阅读,似是缓缓流淌的长河中的一叶扁舟,虽是动的,远看却只觉得是静止缎带上的一点,直到结尾处才遭遇激流,船翻人亡。王安忆常用大段小段的静态叙事,打断原有的叙事节奏。首先,在第一部第一章中就用了五节篇幅,以花卉写意的笔法描绘了弄堂、流言、闺阁、鸽子和王琦瑶,在层层铺染中染透读者的心。这种静态叙事总连带着叙述者的主观性评论,像是对中国传统特色叙事“评话”的挖掘:一方面,诉说着故事进展,另一方面穿梭于天地之外。它使这本书的针脚更细密,无意中信手拈来的一段有心感叹或无心诉说,让字里行间的话语像是“可着人的心剪裁的”。

远与近

王琦瑶女儿的父亲直到第二部第三章才拥有姓名,彼时距二人相识已过了近三十页的篇幅。从“毛毛娘舅”到“康明逊”的转化,在初次阅读时,就给了我不小冲击,同时也拨开了前文的疑云。

萨沙的玩笑及二人虚张声势的反应,不免让我感到莫名其妙,因为我压根就没料到如此重要的人物会有“毛毛娘舅”这样一个拗口的名字,他初在我脑海中的印象只是个面部模糊的好心人。通常意义上,主角的名字或是与众不同或是富有深意,至少像个样子,而“毛毛娘舅”一名不仅三者都不沾边,更拉远了他与王琦瑶的距离。“毛毛娘舅,也就是康明逊”:第三章的第二句,直接撕开了他与王琦瑶、与读者之间朦胧之纱,他不再仅仅是严师母的堂弟、热心的牌友,而是作为一个男人站在王琦瑶面前,也站在读者面前,他是康明逊。

如果说“远与近”在康明逊身上体现的是“远而近”。那于王琦瑶身上体现的则是“近犹远”。

细读《长恨歌》可以发现,文中包含两种视点,一是贴着人物的近距离视点,一是脱离人物的“鸽子视点”,两种视点的交错蕴含了王安忆甚至读者对王琦瑶的复杂态度,既理解、欣赏,又带着近乎严苛的审视,以及审视后悲悯之心。站在近距离视点时常会感到亲切又可爱而产生共情。可一旦把角度拉远,把王琦瑶放在平安里,放在整个上海,放在茫茫时空中,又不禁会感叹她的短视、狭隘、小家子气。我们既可以与王琦瑶共悲欢,品咂得失喜悲的切肤之感,入乎其内;又能清晰地体会到繁华背后的虚无,超乎其外。这种“近犹远”也许来源于主人公相对静止的心理时间与真实世界激荡的时间形成的强烈对比:电影圈孕育革命火种,王琦瑶沉醉在沪上淑媛的梦中;抗日战争如火如荼,她参加上海小姐的评选;内战烽起,她独守爱丽丝公寓;反右斗争此起彼伏,她偏安于平安里……“王琦瑶反倒是乱中的一个镇定”。这种“近犹远”来源于时代的变迁与永恒,人生的平凡与虚无……

物与人

王安忆对物的偏爱体现在繁复的物质书写中,演绎于膨胀的物语中,这甚至颠覆了常规的人与物的主客关系。人与物是互文的、纠缠的、同化的、也是异化的。作者赋予笔下之物以人的性情,使物拥有女性特征。无论是风中的香水味、精雕的木窗、厅里的康乃馨,还是历经风雨但风情犹存的上海弄堂,诉说着心事的女儿闺阁,都似被情调点染、被少女的情思濡染,“回旋着种种女性对于这个世界的小感觉”。与此同时,物之观念也反映出人生活观念与处境命运,透射出社会风气与环境。因此,康明逊可以由王琦瑶的家具陈设读出她的经历;物的道理也蕴含着人的道理,“吹牛皮”往往是不吹牛的人赢,十三支麻将牌既给人机会又限制人的机会。

反之,人则趋向物化。王琦瑶试镜、拍照、成为三小姐、被包养的经历是在将自己的外貌交与他人评判,从而获得商品似的价值,获得名和利。这种物化在男性身上也有所体现。张永红走马灯似的更换男友,将异性的喜欢作为抬高自己身份的凭证。

浓与淡

王琦瑶的“碧落黄泉”与金条、脖颈赤裸裸地勾连在一起,没有“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的庄严意味,而留下一种肮脏的罪恶,将先前的美好全部瓦解。

相比于白居易笔下的唐明皇与杨玉环,王安忆的《长恨歌》似乎并不是那么感人肺腑,让人怅恨,她似乎刻意淡化了悲剧意味。这种浓墨之悲的淡化蕴于草蛇灰线的伏笔之中,隐于不言,细入无间。例如随主人公出场的闲笔:“爬山虎的长寿也是长痛不息的,上面写满的是时间的字样,日积月累的光阴的残骸,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这是长痛不息的王琦瑶。”再如外婆的预言:“她想这孩子的头没有开好,开头错了,再拗过来,就难了”。这种死亡的预言和命运论贯穿了整个《长恨歌》的行文,淡化了王琦瑶的挣扎,也淡化了小说的悲剧意味。正如羊皮卷作为《百年孤独》的悲凉注脚一般,这种预言带着神秘诡谲,又具有诗情之意。

结语

纵观王琦瑶的一生,她的命定悲剧是由多重因素交织而成的,她的子孙后代也在变幻的时代中没于人海,永恒的是她于女性独立意识的启示。当一场繁华梦醒,王琦瑶也像片厂女演员一样在孤寂中死去,而时代的一曲长恨歌至今仍绵绵无绝期。

 

  

 

直面境况,感悟转化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阅读随感

 

宋芊秀

郑外高二(3)班学生

 

语义之河与不解之词

话语间流淌着的语义之河,分流、汇聚,激荡灵魂深处共舞的浪花,也分隔思想两岸参差的地貌。童年、原生家庭及社会角色种种筑起的语义之河在生命的河床上奔腾,于每个平凡但重要的时刻丰盈其自身的含义。不解之词参与了语义之河的组成,我们不解他人之词,或许更不解自己之词。

正如昆德拉笔下,萨比娜与弗兰茨之间交流的狭径:对于忠诚与背叛,弗兰茨坚信是忠诚使我们的生命完整统一,背叛则是世上最可恨的事;对萨比娜来说,背叛就是摆脱原位,投向未知,是对狭隘与束缚的反击,这对拥有禁锢童年的她来说无疑是美妙的(但正是一次次不可挽回的背叛,引起更多的背叛,如同连锁反应,一次次使她离最初的背叛越来越远)。音乐在弗兰茨看来是将他的灵魂从孤独幽闭的学术中解救出来的救星,同时失眠的痼疾使他渴望巨大的乐声,绝对的噪音,吞噬一切痛苦和空虚,让感官与思想变得迟钝,使它们无法去注视、去审判;萨比娜则将风行的尖厉音乐视作一群放出来扑向她的猎犬,令她无处可逃。墓地于弗兰茨只是一个倾倒尸骸和乱石的垃圾场,于萨比娜则是家乡波西米亚战火中的一片安宁。活在真实里,于弗兰茨意味着消除私人生活与公众之间的阻隔,没有秘密,对所有目光敞开;对萨比娜而言,注视的力量使人失去私密,隐藏真实正是她能活在真实里的唯一方式………

他们在比较成熟的年纪相遇,各自的生命乐章差不多已经完成,那么,在每个人的乐曲中,每个音符,每件事物,所具有的含义便不同。人与人之间的不解之词由此产生,如同无法啮合的齿轮,镶嵌在思维碰撞的器室。

青春年少的我们,与周围世界发生的各种联结可以被视作一同创作旋律,交换动机的过程,换句话说,自己和他人在最好的年纪参与了彼此语义之河的构建,又换句话说,语义之河的源头在当下,延伸在未来。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无不丰盈了语义之河的内涵,同时个人遵循语义之河生活,使之赋予行为以意义。

个人与自我之间同样存在不解之词,就像萨比娜又一次踏上崭新的背叛之旅,愈走愈远,才发现背叛的终极竟是虚无。隐藏在背叛后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追求的终极是朦胧的,真正赋予我们行为以意义的,或许也是我们的不解之词。

轻与重

巴门尼德将宇宙分割成一个个对立的二元,其中轻与重的对立是所有对立中最神秘最模糊的,仿佛不能用边界去定义,用对立去衡量。

什么是生命之重,什么是生命之轻呢?就像许多事物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界定,只是不同程度的赋予罢了,轻与重的定义之下裸露出的是对自身欲求和价值的认知。我多次想基于这本书的语境对生命之轻与重赋予一定表述,但总觉得不恰当不完整。就像作者赋予生命之轻以不能承受的重量,其实已经说明了轻与重本质上是互相转化、辩证统一的。

书中四位主人公的命运同样是轻与重编织而成的交响曲,看似每一个人都对应着轻与重其中一种活法,但最终又好像被推向对立的一极。

萨比娜可以说是最鲜明的轻的代表。她野性洒脱自由奔放,她眼中的轻是一生与媚俗为敌,是在一次次背叛中摆脱原位投向未知,但是这样的萨比娜也曾意识到她背叛的终极是空虚,也会在内心深处生发出对温馨的牧歌式生活的向往。

必然性与偶然性

偶然性与必然性或许也是相互转化的命题。

托马斯与特蕾莎的爱情产生于一系列偶然的叠加,好像没有这些偶然,托马斯和特蕾莎就像是生命永不会交结的路人。在托马斯眼里,特雷莎就像是涂了树脂的篮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独霸着他的诗化记忆。人在美感的引导下,把偶然的事件变成一个主题,然后记录在生命的乐章中,这一切的一切是否是被这些神秘的偶然巧合所迷惑的结果,是否是将偶然美化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必然,甚至超越必然?

Es muss sein(非如此不可)是必然性的象征,是贝多芬诙谐灵感谱成的严肃的四重奏的一部分。它同样也是重的象征,象征着我们生命中必然承担的责任。

Einmal ist keynmal (偶然一次不算数)是偶然性的象征,我们生命中发生的任何事情本质上都带有极大的偶然性,无数个偶然性构成了我们完整的一生。昆德拉说,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属于我们的仅此一次,就是现在。寻找各自生命中轻与重的平衡,感悟各自命运中偶然与必然的转化,是当下的答案。

媚俗

媚俗是把人类生存中根本不予接受的一切都排除在视野之外,是一种内心自我感动式的崇高,是对生命的绝对认同对安全感的维护,是个体性的丧失集体性的专横。就像加缪笔下《局外人》中深陷群体刻奇审判的默尔索,他在母亲葬礼上没有哭泣的随性被当做指控杀人的可笑把柄与道德证据,从此沦为众人眼中的罪人。萨比娜曾说过,媚俗是她一生的敌人她个性的生活方式也的确印证了这句话,但难道就能说萨比娜是不媚俗的吗?当我们在极力反媚俗的时候,我们会不会也已经落入到了一种媚俗之中?弗兰茨崇尚的伟大的进军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媚俗,但当他并不是盲目遵从或轻信某种学说或政治信仰时,可以说是一个媚俗之人吗?媚俗的界定或许同样是模糊的,它取决于我们内心不受外界影响的最初萌生的主观意愿。群体审判下我们好像无法成为一个完全不媚俗的人,即使是独立思考也无法真正摆脱媚俗,就像昆德拉写道:媚俗是人类境况的组成部分。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生命的轻盈,远离大地,一切都是最初的最萌生的最意愿的这太难了要看看当一个人抛弃了所有他一直都以为是使命的东西时,生命中还能剩下什么,是残酷的,也是空虚的。

 

 

 

 

《百年孤独》:人生真正的丰盈,来自独处

冯子宁

郑外高二(5)班学生

 

马尔克斯说:人生终将是一场单人的旅行,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过后便是成长。读书是一场体验,也是与孤独的和解阅读《百年孤独》更能让人深刻地理解孤独。

这不仅是一本书,一部历史戏剧,更像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在诉说着几百年来传越时空的孤独。《百年孤独》用七代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真正的丰盈,是来自独处时的思考和生命的沉淀。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旅行人生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把孤独当作常态,在孤独中感受独立自由的灵魂,没有限制和约束的思考,才会感受到内心真正的平和。《百年孤独》中的马孔多小镇,承载着一个家族七代人的荣辱兴衰在这百年里,家族中的男女,因爱或执迷不悔,或克制自己,或远走他乡。最终,都抵不过渗透到骨子里的那份深深的孤独感。可见,人生很多的路都需要自己独自走过,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同学都只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的阶段性的同行者,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我路过你,你路过我,陪伴一程,然后,各自修行,各自向前。而一直陪伴你走完这一生的,只有那个温柔而强大的自己。

独处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能力。学会独处,是每个人的必修课。《百年孤独》中奥雷里亚诺上校在妻子死后,为了逃避孤独,不断的发起战争、战争期间与多位女子生下17个儿子、晚年一直靠在马孔多的作坊中制作小金鱼维持生计,并且一直在研究羊皮卷,破解孤独的密码。蒙卡达临死前对奥雷里亚诺说了一句话,你那么憎恨军人,跟他们斗了那么久,琢磨了他们那么久,最终却变得和他们一样,人世间没有任何理想值得以这样的沉沦作为代价。奥雷里亚诺上校一直在逃避孤独,但孤独却一直渗透在他生活的每个角落。一味逃避孤独,最终只得人云亦云。而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则正好相反,他是个当教师的好苗子,但迫于生计只能去当煤矿工人。矿地黝黑了他的皮肤、磨砺了他的筋骨,却没能让他放弃自己内心的追求。正是这一段自我雕琢的过程,让他在时机来临时得以把握机会,扭转命运。如此看来,向目标独行的形单影只,远远好过泯然众人的热闹。学会独处,享受孤独,烦躁时,常常能让躁动的心回归平静;迷茫时,能拨开层层迷雾,找到来时的那条路。

独处是一个人的精彩,让人变得越来越睿智和清晰,人在独处的时候,有独立的思考,能更加认识和认清自己。鲁迅先生曾言:猛兽总独行,牛羊才结队。平庸的人,常常用热闹填补空虚;真正的智者,总能在独处中享受生活。林徽因也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可见,真正的智者都善于独处,在自己的世界里清醒而明白地活着。所以在忙碌的学习与生活中,在信息大爆炸的网络时代里,不妨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间,放下手机,暂时屏蔽掉外界的喧嚣,内向审视,正视不足,从而提升自己;放眼长远,制定目标,更好地规划自己。在安静中精进学识,在闲暇时陶冶情操,在孤独中修身养性,还自己一份清净、一份纯粹。

孤独是人生的底色,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文学家村上春树曾讲:自己开始跑马拉松时已经过了最好的年纪,很多人都怀疑他坚持不下来。可他不理会别人的闲言碎语,始终和那个心中的自己并肩奔跑、共同喘息,一起扩充着精神天地。人的一生,只有耐得住一份孤独,才能守得住一方繁华,只有学会独处,才能获得一段丰盈。

 


 

何谓“孤独”?字句篇本

——读《百年孤独》有感

 

朱笑

郑外高二(3)班学生

 

羊皮卷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平淡无波的一句话却冥冥中给人以巨大震颤,仿佛这一刻我不再是旁观者清的局外人,掌中白纸黑字的印刷本也化作干裂泛黄的羊皮卷,伴着梅尔基亚德斯低沉苍老的声音环绕耳畔,具体可感的身躯随小奥雷里亚诺飘渺的灵魂四散天际,至此,布恩迪亚家族完全湮没于尘埃。

孤独字字,动人心魄

百年孤独,人人如是。

故事的一切源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率领大批村民翻越想象中不可翻越的山峰时,他固然因为势不可挡的干劲和远超常人的毅力而鹤立鸡群,然而孤独到底有夸夸其谈的嫌疑;吉卜赛人神秘莫测的发明点燃了引线,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几乎是成瘾般迷上科学研究与炼金,地球是圆的,就像个橙子。当他兴奋地分享出自己仅由理论推理得出的结论,全村人——连妻子乌尔苏拉也不例外——都认为他疯了。真正看清真相的人只能如同猪狗一般被圈在栗树下,在重复的时空中心甘情愿留在死亡的怀抱中,至死都被儿子揶揄的鸡同鸭讲足可谓孤独。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特性似乎在此时就定下基调。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在三十余场战役中大难不死,子嗣绵延整个沿海地区,实际上却不曾在爱情的荒漠中偶遇一片绿洲,且做且毁的小金鱼承载着他的孤独;阿玛兰妲终于俘获爱慕对象的一片衷心,却宁愿冷硬残酷地拒绝他的求婚请求,听到他的死讯时烧灼的负罪感中隐匿着她的孤独;小奥雷里亚诺终于找寻到身世的秘密,在命运的洪流前却明白了努力早已无力回天,消逝的羊皮卷上描摹出他的孤独。

他们有着相似的名字,却嚼尝着无法感同身受的孤独苦涩,宛如孤独之书上散落的句点,连缀又不同。

孤独句句,令人唏嘘

周而复始,年年如是。布恩迪亚家族总共七代人,却始终绕不开两个诅咒般的名字,以及相伴而生的相似命运——阿尔卡蒂奥,外向型人格,身材魁梧,冲动好战,不计后果,耽于色欲,常使香火延续;奥雷里亚诺,内向型人格,擅长独立思考,享受独处,更容易感受到孤独,一般绝后。三百余页的文字,姓名相似却似乎毫无关联的人物常常令人混淆,尤其当他们的命运也一如彼此。

重复的姓名好像魔鬼的戏谑,无情地囚住布恩迪亚家族,任凭双胞胎兄弟怎样反复互换游戏、阿玛兰妲·乌尔苏拉怎样周密地计划子女的姓名以期打破命运的捉弄,都无济于事。家族重复的命运,正是一个孤独的圈子,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出不来。

不仅如此,甚至整个家族的人与人之间也未因此而生出一丝一毫惺惺相惜的联结情谊。分明是一个家,却感受不到半点温情。每个人都各安其所、貌离神离,一如冷漠的陌生人,更加重了孤独圈子的痕迹。

孤独篇篇,闻者悲戚

马尔克斯终身都不愿承认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名号,坚持称自己是现实主义作家,其中的现实主义在《百年孤独》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十五世纪的欧洲,俨然不知餍足的恶狼,闻到亚洲淘金热的香气垂涎三尺,而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举动更是直接将拉美这块肥美的鲜肉高悬恶狼颅顶。肥沃的土壤被挤挤挨挨的作物疯狂吮吸养分,拉丁美洲的原住民在钢甲和细菌面前却被迫沦为奴隶,得到的食物甚至不足以饱腹,真真是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营养不良的孩子处于生存的本能以吃土供能,让我仿佛看到了被收养初期的丽贝卡的影子。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干扰内政、分裂国家,美国的暴行终于激起工人起义的浪潮,然而,联合果品——即书中的香蕉公司——将上街抗议的工人尽数杀害,被处以死刑的人的家门前被画上黑十字,如同上校十七个私生子额头上洗刷不掉的灰烬十字。有三千多人,现在我能确定车站里所有的人都死了。

马孔多安宁表面的掩盖下,是拉丁美洲最惨痛的记忆。孤独小国的被殖民史,用血泪印在字里行间,篇篇痛苦。

孤独本本,勿忘历史

马孔多昔日最辉煌的布恩迪亚家族,最终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连乌尔苏拉或许也不曾想到这样的结局正像我们也很难意识到,孤独的故事,在布恩迪亚家族,在拉丁美洲,在全人类身上,已经、正在、将要无可避免地上演。

出生、上学、工作、退休,我们固然费尽心思让自己从名字看来就与众不同,但命运的捉弄却使我们走上几乎相同的道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孤独的重复呢?更为骇人的一点是,我们似乎已将这种生活规律奉为圭臬,只是在行尸走肉般履行冥冥中的义务,想他人想过的道说他人说过的话过他人经历过的生活,恰恰无意中契合了网络用语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布恩迪亚家族的兴衰历程想必已足够说明答案。

我们都在孤独的海洋漂泊,可至少不要纵身跃下、随波逐流,且探向历史的古井中问询未来的归途。


 


或善或恶,无所定论,皆由己择

——《复活》读后感

 

李芊润

郑外高二(14)班学生

 

复活可以是重获新生,复活可以是自我救赎,复活可以是内心发现,复活可以是精神之我的复苏激活,复活也可以是本性的重新选择。

在这本书中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在充满空虚与欲望的生活中因为一次偶然的陪审团审判,遇到了多年未见的卡秋莎,引发了无尽的忏悔与思考,进行了自我道德的完善与修复,精神上的自我战胜了兽性上的自我,认清了自己虚伪可耻的面目,政府机关的黑暗和官吏的残暴,最终通过自我救赎获得了复活。女主人公玛丝洛娃在经过生活上的打击与爱情上的挫折后,沦为妓女只能通过喝酒自贱来获得生活中的唯一乐趣,掩盖生活带来的沉痛在聂赫留朵夫的忏悔与自己宽恕的心理下,玛丝洛娃最终选择原谅聂赫留朵夫并做出自我牺牲,选择与政治犯西蒙松结婚踏上了她所渴望的、有意义的、鲜活的、真实生活最终灵魂真正复活。

两个主人公的本性都是单纯美好善良健康真实,最初纯洁的他们还不懂真正的爱情是什么,他们有节制地成为彼此精神上的伴友。在聂赫留朵夫的眼里只有妻子才是女人,凡是不能成为他妻子的女人都不是女人。在卡秋莎的心里,始终保持着对聂赫留朵夫朦胧的爱情,并坚守着贞洁。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然而聂赫留朵夫在经历了军中人们对恶习的称赞与默许,贵族阶层中人们极尽维系自我利益能事后最终兽性的自我战胜了精神上的自我,从相信自己转换成了相信他人,从乐于为一切美好事业而献身变成了愿意不惜一切代价维护自己利益的自私自利。玛丝洛娃被抛弃之后,也曾挣扎过但当她发现为了生存无路可走只能通过获得黄色护照维持生存时,她不得已选择了这条路,变成了一个通过男人赚取利益的妓女,把最初美好而又痛苦的纯结爱情埋藏在了深深的心底并将重逢后的聂赫留朵夫看作像其他男人一样的利用工具。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催,贵族阶层可以肆意妄为,小人物只能匍匐前行,环境决定了性格。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俄国的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农村遭到巨大的破坏,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日趋赤贫。在当时,是沙皇专制制度的反动本质,是沙皇俄国社会的腐败和黑暗,是政府机关的黑暗和官吏的残暴。在光亮照不到的地方,人性也会随之扭曲,但即便再黑暗看不到底的深渊,也可以被一丝明透过,那便是自我发现内心深处的澄明。

作者为我们刻画那个时代形形色色的人物群体,让我们可以看到在沙皇专制统治下,整个国家机器都处于混乱,黑暗,腐败,残暴,虚伪的状态之下。作者善用对比,将人性的可塑性鲜明呈现在我们面前,聂赫留朵夫从军前后的对比,与两个姑妈对玛斯洛娃怀孕前后态度的对比,以及玛洛斯娃姨妈对她态度的前后对比都提现了人物的虚伪与自私自利。同时,教堂与监狱的对比,城市与乡村的对比,贵族阶层与平民百姓的对比,莫斯科与西伯利亚的对比也都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作者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贯穿于聂赫留朵夫整个自我救赎的过程中,其中有对自己之前所作所为的羞耻与忏悔,有对自己爱慕虚荣自私自利的批判与讽刺,有对柯察金一家的厌恶与反感,有对监狱将没有身份证的人关押起来的不解与否定,有对玛丝洛娃变化的疑惑与思考,有对审判过程中不公平的无奈与烦闷。通过聂赫留朵夫的心理描写,不仅展现了其精神复活的整个过程,而且深刻揭露了贵族阶级的虚伪批判了国家机器的腐朽,讽刺了俄皇专制制度。作者也在用聂赫留朵夫的心理作为眼睛去剖析这个混乱的时代。

很喜欢书中这一段话人好比河流:所有河里的水都一样,到处的水都一样可是每一河都是有的地方窄,有的地方阔,有的地方湍急,有的地方平,有的地方清澈,有的地方浑,有的地方冰凉,有的地方温暖。人也是这样。每一个人身上都具有各种各样人的本性的胚芽,有时表现出这一种本性,有时表现出那一种本性;有时变得面目全非,其实还是原来那个人。人的本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实复活对于主人公就是内心本性的重新选择。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他们最终选择了善良美好纯洁真实鲜活的本性,他们最终也就完成了复活。

 

  

 

一粒沙

——论语感夫子情怀

 

杨莹

郑外高二语文教师

 

曾跟随谁的脚步行走天涯,

看他弦歌不辍诵诗经风雅,

久要不忘平生的话,

君子固穷气节犹佳。

旅途的风沙,

磨不灭理想图画。

屐中一粒沙,

打磨珍珠放光华。

光华照千古,

传承千年的文化;

德泽被后世,

绽放经典的奇葩。

 

夫子一席话,

虔诚的弟子都记下。

着装非主流的子路莽撞中透着一点傻,

君子死而冠不免哪怕把性命都抛下。

商业奇才端木赐纵横捭阖话术顶呱呱,

搅乱了五国风云不愧是瑚琏之器啊!

好学的颜回箪食瓢饮贤者风范常常被夸,

不幸短命难道是应了不容然后见君子吗?

曾点父子成同门这也是一段佳话,

有趣的故事挺多你也听过吧?

鼓瑟的父亲梦想着礼乐治天下,

孝顺的儿子领悟忠恕智慧简直无敌啦。

夫子说:曾参你小子是斩根还是耘瓜?

你爹都怒了你不跑还乖乖候着大杖打?

孔子对弟子温和中有严厉有笑也有骂,

这老师真是可爱得让人又敬又服又有点怕:

要求行仁守礼成君子的是他,

得意门生去世后痛哭的也是他。

桃李不言熏陶三千弟子铸就道德的高塔,

杏坛开讲润泽两千余年渲染多彩的云霞。

 

千年的回响,

传承经典的力量,

天不生仲尼,

谁照亮万古夜长?

旅途的风沙,

见证孔席暖不暇;

圣训如同春风化,

润物无声催开五色花。

把箴言装进行囊,

将仁义放在心上,

怀揣着精神食粮,

行走万里不彷徨。

旅途的风沙,

磨不灭理想萌芽。

沙里见世界,

领略圣人的风华。

抬头仰望,

仁者光焰万丈长;

低头抚心,

勇者不惧路渺茫。

心之所想,梦之所向,

循着指引的前方,

共汇成今日中华之光。

论语声不大,

传唱了百世千万家。

莫说它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总有人静听高山流水敬伯牙。

旅途的风沙,

随我行走到天涯。

牢记夫子话,

路途坎坷心留风雅。

 

后记:一言诉心声,一曲敬夫子。殷殷教诲,永志不忘。

 

 

 

 
Copyright© 1983-2024 by www.zzfl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外国语学校 版权所有 0371-67987877(校办)0371-67984259(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