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 十月初一 星期五
今天:
中西文化融合
人格智慧并重
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备
新闻

郑外教育学术季专题 | 政治学科:基于“三新”背景下“以议启思、以思促悟”的高效政治课堂构建

发布时间:2024-05-14 16:04:10 栏目:新闻 点击量:94684 【公开】

IMG_4116.jpg

课大于天,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郑外始终保持办学的自信与静心,始终坚持多措并举,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推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郑外一直并将继续努力,让教育回归本质,回归到教师身上,直抵至学生内心。

近期,将陆续推出“郑外教育学术季专题”。今天推出第七期:《政治学科:基于“三新”背景下“以议启思、以思促悟”的高效政治课堂构建》。

 

 

郑州外国语学校政治组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推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习一门具体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看世界的眼光和有效处理问题的能力,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定型,需要在“育人有温度,教学有深度”的理念下精心引导和栽培,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三新”背景下“以议启思、以思促悟”的郑外高效政治课堂不同课型新样态

 

素养导向、议题驱动型新授课

新课标指出:“议题,既包含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既具有开放性、引领性,又体现教学重点、学习难点。”议题式教学是对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造和创新,是一种直面真实问题解决的建构式学习方式,也是“学习者中心”的回归。本质上而言,它是基于真实议题、真实场景、真实学习而达成真实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郑外政治课堂是以议题为教学逻辑的主线,把真实情境与学科内容结合起来设定合理的议题,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完成议学任务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辨清是非曲直,培育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郑外高中政治新授课课堂教学范式

课堂环节

核心理念

具体实施

目标展示

基于学情考情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就是一节好课的导向。要基于学情,忠于考情,围绕课堂教学专题内容,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设定科学合理、指向明确的学习目标。要体现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立足学科核心素养,以大单元教学为统领,坚持目标导向,不同课型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科问题。

议题设置

基于高阶思维的议题设置

议题设置要具有综合性。议题的设计既包括学科知识与真实情境的整合,还涵盖当前时政热点、社会热点的辨析,同时还要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整合。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深化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同、理解和支持。

议题设置要具有思辨性。教师确立的教学议题应该有充分的可讨论空间以及讨论的价值,要明确这种讨论背后的学科核心素养。我们要求学生对于教学议题的讨论,不是简单地讨论“这个问题是什么”,而是要深入讨论“这个问题表现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由于学生自身的独立个性、发展差异以及实践经历都不相同,这要求教师要设计合乎学生思维逻辑的、具有思辨性的议题,要让学生在具有思辨性的议题的辨析和体验中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使议题真正对学生产生引领作用。通过议题式教学,学生能够释疑解惑、认识问题、归纳缘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议题设置要具有有效性。把情境与学科内容结合起来的议题既要反映大概念为核心的知识建构,又要体现情境问题的结构化要求,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兴趣点、思维情况、认知状态、心理状况有很大差异,要选择合适的教学议题展开讨论。教学议题不能太简单,没必要讨论;也不能太难,学生会不知如何讨论,要发挥议题的真正引领作用,而不是流于形式,为议而议。

情境导入

基于真实有效的情境导入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达成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即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需要创设整个教学活动的载体——情境活动。教学议题的解决和活动的开展都要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进行。教学内容只有与具体真实的情境相结合,才能体现出它的学科核心素养,反映出学生真实的价值与态度、能力与素养。围绕教学议题,创设的情境活动最好与当前时政热点相结合,比如与每日课前3分钟的“环球操心”时政播报内容相契合,在具体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参与议题讨论时会有更强的时代感和参与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更容易激发。

任务驱动

基于学生探究的任务驱动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中,教师依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议题,围绕教学议题,创设情境活动,简单问题可以以学生的自己思考为主,复杂问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情境探究和问题讨论,然后派小组代表交流展示探究活动的成果,最后由教师点评和答疑补充,解决知识困惑、提升核心素养。

知识生成

基于师生交互的知识生成

有预设的课堂是顺畅的,有生成的课堂才是富有灵魂的。

新课程改革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教学成为师生的对话与交流,以利于学生的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激情得到最好的迸发。因此,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感性认知及生活实践,注重贴近学生和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敢于参与,乐于参与。

立足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关注核心素养,关注知识而又超越知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夯实,更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自思自悟。

教师要合理运用教学评价,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情感升华

基于核心素养的情感升华

课堂不仅仅是要做到让学生增长知识和提升能力,更重要的是进行一种德性的培养。学生从中收获的应是向上向善的生命体验,一种珍爱生命、追求崇高、提升幸福感的价值体验。因此,对于政治教师来说,要力争做一个有情怀、有思想的教育者,语言含情、故事渗情,以情启思、明理践行。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成长”。

课堂小结

基于概念统领的知识体系

好的课堂小结要能引领学生进入一个更宏大的知识世界,能清晰建构起本节课所学全部重点。教师总结或学生总结皆可,知识归纳式、前后呼应式、自主评价式等可以根据课的内容和类型自由选择。

作业布置

基于多元评价的作业设计

注重多元化评价与反馈,可以采取选择题+主观题的常规训练模式,也可以采取让学生自主整理笔记的形式加以巩固,还可以留作开放型问题或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学以致用。

 

课标引领、稳扎稳打型复习课

平时教学像“栽活一棵树”,总复习似“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树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功夫。复习课是教学过程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型,对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课程标准不仅是知识内容标准,也是教学活动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是教师备考的依据,是学生高考的生命线。在进行复习课的过程中再次研究课程标准,落实课程标准,是教师“育林”的方向和工具。基于此,郑外政治组将课程标准深度融入复习课,形成了基于课程标准研究和落实的复习课新样态,现初步归纳如下:

1.研究课程标准,明确复习方向

在教学中研究课程标准,是复习课中重读教材、整合教材的方向和标准,也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抓手和目标。

2.深入挖掘教材,构建知识体系

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分类与整合,构建有效的思维导图,将各级主体的关系通过一张图去理清,提高复习的效率,从整体上把握教材。

3.进行科学评价,巩固复习效果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确立评价的目的和标准,对评价内容和评价对象做出准确的反映,多方面获取信息,以更好地查缺补漏。

4.复习课的基本环节

确定复习内容

复习区分“单元体系”和“专题体系“,按照不同的复习目标、复习阶段,确定复习内容

展评课程标准

强调课程标准的重要性,使学生明晰复习内容的课标要求的同时了解高考题的考查,依据时事热点和教材动态分析未来的高考考向。

构建知识体系

通过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自主深入研读教材、整合教材,衔接前后知识,把一个单元、一本书构筑成一个多方位、多角度的思维大厦,教师贯彻大单元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拔高,将知识点形成从点到线到面再到体的有机结构。

挖掘教材把握重点

借助相关真实情境,催生问题导向,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能力过渡。结合重难点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精心研读,深挖教材精神,研习教材内涵,利用课程标准加工教材;利用教材中的辅助性内容,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综合探究,有效有针对的拓展提高,做到学深悟透。

典型例题分析

通过引入高考真题,了解高考的政治方向引领、价值观塑造、精神共识的凝聚思路,构建起高考的考查和学生学习之间的联系,尤其分析高考题是如何对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的考查,对课标要求的具体体现。

科学评价巩固落实

评价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易混易错点的辨析,使学生能够区分认清相似、易错的知识点

②针对复习内容进行专项练习,有针对有阶段巩固目标

③针对知识的联系进行综合训练,有覆盖有长期巩固目标

④回归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中有关要求,对学生通过以上训练暴露的薄弱点进行重练,再次巩固复习效果

 

数据支持、精准归因型讲评课

试卷讲评作为反馈矫正的重要环节,具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熟练技能、扬优补缺、开阔思路、总结经验、揭示规律的重要作用。心意答阅卷平台提供了多维度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数据,包括学业水平分析、学业关注榜、班级分析、历次趋势分析、试卷分析、讲评及推荐等,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试卷讲评提供了数据支持。现将基于数据支持的试卷讲评课新样态初步归纳如下:

1.全面解析数据

从优秀率、及格率、低分率和平均分等方面总体评估不同平行班之间的学业水平。

从正答率、得分率、区分度等角度找到学生解答问题的痛点和盲点。

从客观题、主观题等角度分别选取解答正确和错误的典型学生样本。

2.明确教学目标

纠正错误认知,引领学生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典型错题的重点解析,培养学生调动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通过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多样性。

培养细心、规范的解题习惯;表扬进步,鞭策退步,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3.讲评课基本环节

总体评价,知己知彼

简要评价试卷命题情况,统计和介绍各分数段的人数和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差距。

确定矫正内容,切忌面面俱到

对阅卷平台提供的数据与素材进行系统整理分析,对学生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汇总,有针对性地确定矫正内容,一般将正答率低、综合性强、学生反复出错的典型试题作为讲解的重点。

小组讨论探究,解决基本问题

4-6人小组为探究合作体,针对错题开展生生互动、同伴互助,力争在小组内解决大部分中档题和全部容易题。

精准归因分析,先学后教

依然无法解决的小部分中档题和难题,采取学生先发言、老师再点拨的方式共同解决。依托数据支持,有针对性地提问出错的学生,引导他说出当时做题的想法,以暴露错因。也可以展示满分答卷,邀请相关学生分享解答思路,在正面引导中树立学习榜样,促进全班的共同提高。

解析典型错题,归纳通法通则

回忆关联知识点,澄清基本概念和理论。

归纳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抓住设问和材料中的关键词和信息点,找到解题突破口,归纳解题范式和程序,克服学生“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局面。例如,解析清楚设问和材料的层次、指向、限定和意图。主观题的解答要按照以下步骤:研读设问,明确指向,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捉住问题逻辑;分层阅读材料,找出材料结构和关键词,洞悉情境逻辑;将关键词与所学理论观点进行对接,迁移知识逻辑;分层解答,理论观点与材料融会贯通,形成答案逻辑;补充相关时政要点。
进行变式训练和巩固性训练,举一反三。要借题发挥,善于将原题进行变式,对某知识点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和不同的起点进行提问,可以“改一改”、“扩一扩”、“代一代”、“反一反”、“合一合”、“分一分”等。

错题重考

对出错率较高的题目重新组题,组织相关学生重考,检测试卷讲评效果,提高教学有效性和实效性。

 

多元评价、校本活动型实践课

1.模拟人大社团

为促进高中思政课教学与学生实践活动课深度融合,探索校本实践课程新样态,在思政课教师的指导下,创办模拟人大社团,开展模拟人大活动,学生参与为两会写微议案活动和模拟郑州市人大常委会活动;将实践活动过程与高中政治教材必修三《政治与法治》人大知识相对接,通过社团活动增进对学科知识的理解,通过课内课外的双向互动实践,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

我为两会写微议案

 

 

第一阶段:指导学生根据社会热点确定微议案主题

第二阶段:组织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调研

第三阶段:调研成果展示

第四阶段:修改并形成调研报告

第五阶段:按照“我为两会写微议案”活动要求写成微议案,并提交。

第六阶段:组织学生进行最佳微议案活动评选并颁发证书

模拟郑州市人大常委会活动

第一阶段:指导学生根据社会热点确定政府工作报告的议题

第二阶段:组织学生围绕议题展开调研

第三阶段:指导学生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形式书写成稿

第四阶段:模拟召开郑州市人大常委会活动(会议议程)

1.模拟郑州市某局局长作关于……的报告

2.小组审议关于……的报告(模拟履行人大代表四个职权,需在审议后提出建议、质询或提出自己关注的相关议案,每人发言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

3.将代表评议情况汇总报告

4.活动总结和评优评先

2.模拟政协社团

思想政治课紧密结合社会实践,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在课程实施与评价上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便利的实践体验机会。模拟政协活动与思想政治课程紧密相关,对接思想政治课教材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六课第一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通过模拟人民政协的提案形成过程及政协会议的组织过程,让学生切身体验人民政协的履职方式、组织形式、议事规则,培养学生的制度意识、责任意识、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演讲辩论的能力,从而助推建立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发展性评价机制,综合评价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政治认同度、价值判断力、法治素养和社会参与能力等,进而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活动环节

具体实施

举办专题讲座

此项活动渗透于平时的学习中,邀请相关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如:模拟政协提案的选题与撰写,人民政协的解读等,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提升撰写能力。

政协知识测试

通过评价与测试,督促学生加强对政协知识的了解,为参与模拟政协相关活动做好知识储备。

成立提案小组

学生以个人或团体的名义上交提案,参考过程性评价,选拔出优秀学生,成立提案小组。

明确提案案由

通过了解,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选题,要求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能切实解决现实问题。

开展调研活动

针对选题开展调研活动,可以采用实地调研走访,咨询专家学者,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

整理总结资料

将调研活动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并形成文字稿。

形成提案草案

针对成果进行提案的初步撰写,形成初稿。

咨询专家学者

邀请专家学者对提案草案进行修改,提出意见建议,就撰写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进行咨询。

优化提案内容

结合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优化,并形成最终提案。

参加集中展示

集中展示环节包含界别会议,对所有提案进行分界别讨论;以PPt、视频、情景剧、辩论赛等多种形式展示提案。

3.模拟法庭社团

为促进高中思政课教学与学生实践活动课深度融合,探索校本实践课程新样态,在思政课教师的指导下,创办法学社团,开展模拟法庭活动,由学生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案件的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等,以司法审判中的法庭审判为参照,模拟审判某一案件的活动。将实践活动过程与高中政治教材必修三《政治与法治》人大知识相对接,和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的法律相关知识相结合,激励更多学生投身到法治国家建设的实践中去,为法治中国的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法庭调查阶段

流程规则:

①控方A宣读起诉状,2分钟。

②辩方a答辩,2分钟。

③控方B举证一次并陈述,1分30秒。

④辩方b质证一次并发表意见,1分30秒。

⑤审方总结焦点问题(材料已给)并宣布进入下一阶段。

具体要求:

①起诉状和答辩应分别由控方、辩方提前自行准备。

起诉状应有以下内容:案件事实经过、控方定罪、起诉状中的其他要素。

答辩状应有以下内容:对被告的辩护、辩方定罪、答辩状中的其他要素。

②为增强模拟法庭互动性,活动开始前控方、辩方将分别收到证据若干。双方开庭前不知对方证据。证据在本阶段的举证、质证环节应当被使用。

注意:第一,未进入辩论阶段,证据只作为事实补充,双方不得定性。第二,由于模拟法庭性质,默认证据真实性和合法性是无疑的,辩方只得从证据的关联性和证明力等角度进行质证。辩方也可举证己方证据。

法庭辩论阶段

流程规则:

①控方C发表公诉意见,1分30秒。

②辩方c发表辩护意见,1分30秒。

③控方、辩方自由发言,各自累计时间6分钟。

具体要求:

①公诉意见、辩护意见应以材料为基础,并结合已知证据进行表述;应紧密联系焦点问题提出意见;应分别明确表明控方、辩方的定罪观点(本阶段可以对被告行为进行定性,并提出量刑),格式可在专业法律意见书的基础上适当自由发挥,条理清晰即可。

②自由发言期间,控方、辩方可随意向对方分别讯问、询问,不需指定答复者。由被提问方自行决定答复者(单人单次回答)或放弃回答。从提问方结束后开始计时,被提问方回答结束后停止计时,各自累计时间。控方可提出辩方证据链条不完整,事实不清楚,法律适用不当等。辩方可提出至今控方未对事实给出的合理解释。

③若一方累计时间已到,则由另一方继续阐述直至时间结束或跳过。

法庭总结阶段

流程规则:

①控方D对法庭辩论进行总结,3分钟。

②辩方d对法庭辩论进行总结,3分钟。

③审方宣布休庭,本次模拟法庭结束。

具体要求:

控方、辩方以己方的立场出发,提出对方的疑点、错误,重申己方定罪、量刑观点及理由。建议自行准备总结稿,并在开庭后依实际需要进行修改。

 

“三新”背景下素养导向、议题驱动型同课异构授课收获

 

2024年4月13日,郑外教育学术季——全国著名高中同课异构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拉开序幕,历经一个月的磨课成果终于迎来了最终展示的阶段,一节四十分钟的课程在众多老师的聚焦下、在与学生的密切互动下圆满落幕。同课异构活动最重要的不仅在于4月13日展示这一天,还在于准备的过程中教师的收获与感悟,以下是庞留彩老师对同课异构活动的反思与感悟。

理念为先,厚积薄发。提升专业素养非一日之功,需经历“一万小时”定律,久久为功,徐徐图之。“卓越成就并不来自于天赋,而取决于长久的刻意练习”,所谓的天才只不过是那些能够把自己的“天赋”发挥到极致的人,而这种“天赋”其实就是刻意的练习,有意识地突破自己的认知障碍和克服行为惰性的重复练习。准备比赛就是一个“刻意练习”的过程,任何成功都离不开艰辛的付出,但付出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收获和快乐。整个比赛过程的准备阶段,我积极收集资料,自己在不同的班级一遍又一遍的磨课,不断的修改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不断地完善每一处细微的细节,才能在最后展现出最好的一堂课。真正体会到了“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奋斗历程。

砥砺深耕,臻于至善。功夫下在平常,要把赛课积累的成果和经验运用到日常的教学中,做到用心、用情、用力上好每一节日常的思政课,让学生在思政课上感受知识性和教育性相统一,互动性和生成性相统一,理论性和运用性相统一。比赛只是一时的展示,对一名思政课教师来说,更重要的是做好日常教育教学的相关工作,要躬耕日常。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磨练和提升,真正的做到从细处入手、从小处入手,从学生关心和关注的日常话题入手,走近学生、理解学生、引导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把“立德树人”落实到平常的每一节课中,让学生体会到思政课的乐趣和其中包含的人生道理。还要大胆相信学生,不断教学相长,师生之间的生成会一次次地反馈到更好更完善的下一次,师生都会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欣赏、自信与信任,这就是师生传承的意义,这就是传递信念、信心的效果。

团队力量,助我成长。通过比赛切磋学习能够及时发现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团队力量也能够广泛地凝聚智慧形成最大的合力。政治组的每位老师在我磨课的过程中,都不遗余力地帮助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助力我一遍遍修改完善课程。李琼老师和祝敏杰老师为了帮助我将议题和细节完善的更加到位,不厌其烦的与我一次次线上、线下沟通直到最后解决问题;孙秋浩主任在我磨课后帮助我分析如何更好的把握知识的讲解过程,让我学会了更自然生动地引出知识、分析知识、运用知识;李耀老师在每次磨课后都会鼓励我、鞭策我树立信心,稳住节奏,增强我对教材、对学生、对课堂的把控能力;周涛老师会帮我找到知识讲解中需要注意的难点与痛点,增强我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组里的每一位老师都是我教学前行路上不断学习的对象,正是在他们的耐心指导下,我才能快速成长起来。

时间酿酒,余味成花。周涛老师在本次思政课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引用《禅宗大师青原行思》的参禅三境界来说明教师教育生涯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段话对我的触动很大,实际上这段话就是这一个月我内心的真实心路历程,每一次磨课后的推翻重改或不断修改,都在反复挑战我的承压能力和心理素质,要不断重塑自己的认知与信心,自己就像身处第二境界上下不断徘徊。但正是在多次的磨课中,我才逐渐明白“没有绝对完美的课,只有不断追求完美的课”,要让自己处于忘记逐字稿又处于课堂整体与每一个环节的把握之中,要让自己忘记外界的压力,不断地专注于自己、专注于学生、专注于课堂。果然,在最终呈现的时候,仿佛有一束光打在舞台上,那里只有我和我的学生,这可能就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境界所在吧。

依依郑外,大师大爱,正是在郑外这样的沃土,我才能“聚”力成长,“这一刹那凝聚所有人的力量。”这是最后我最想说的话,毕竟成长是时时刻刻,它正在发生,一如本真。

 

“三新”背景下政治教研组学术亮点

 

梳理出郑外高中政治课堂育人理念及高考备考实施方案

1.政治课堂育人理念

①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目标彰显理念

②议题精选、完美预设,充分促思明悟

③既有行动、又有心动,激发学生智慧

④平等沟通、气氛和谐,无声滋润心灵

⑤思维延伸、意义升华,德育水到渠成

2.研讨出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普通高中高考备考方案

①自主构建大单元知识体系

②自觉链接新教材、新时政

③自行整理、总结题型分类

④自创情境化热点型主观题

⑤自编高质限时分层式作业

研讨出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和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政治课教学逻辑

我国的高考评价体系包括:立德树人、引导教学、服务选材的核心功能,核心价值、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及学科素养的四层考核内容,以及综合性、基础性、创新性、应用性的考核要求。

此外,高考评价体系还明确了情境为考查的重要载体,以此实现考查要求、承接考查内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标准中也已经明确,需培养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在科学精神、政治认同、公共参与及法治意识四个层面重点分析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刻内涵,并明确了政治学科作为价值引领的关键作用,注重对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及积极道德品质的培养。

在高中政治的七本教材中,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总述,必修二、三、四依托必修一的基本原理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这几个方面论述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教材是理论基础,强调政治认同;三本选择性必修分别侧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法治意识和科学精神,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延展,与必修课程的实施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要以学科大概念为统领、以真实化情境为载体、以探究式议题为驱动,逐步促进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研究课题,助力教学

1.完成省级课题《中小学推进清风校园建设问题研究》,参与学校清廉公约的制定,组织学生参加清廉文化主题活动,引领学生营造良好的清风校园,让学生感受积极向上的教育,感受廉洁诚信教育,养成明理崇真、廉洁自律的好品质。

2.坚持五育并举,完成市级课题《弘扬劳动精神,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劳动教育有机渗透高中思政课的行动研究》、《党史学习教育在培育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中的实践研究》等,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主题班会、课例研究、家校联动等方式增强劳动意识、提升劳动素养、弘扬劳动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

1.领悟精神,思政育人

思政教师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并把精神融入教学;党员教师集体学习党史,思政班主任召开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培根铸魂育新人,郑外师生观看开学思政第一课;在建党100周年之际,郑外思政课教师在校党委和学校领导的引领与支持下,以思政课为载体,以思政育人为落脚点,以学生参与为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向党献礼的实践活动——教师同备一节党课;师生共上一节党课;党员同录一节党课。

2.清廉校园,用爱创建

郑外思政教师通过读廉洁书、写廉洁教案、上廉洁课、践廉洁行等形式,以清廉公约为圆心,以清廉活动、清廉阵地为半径,画出建设清廉学校的同心圆。完成了省级课题《中小学推进清风校园建设问题研究》和核心期刊论文《大力推进清风校园建设》。

3.社会责任,勇于担当

疫情来袭,全体思政教师勇于承担责任,配合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教育局录制视频课,为全省中学生提供了优质政治教育资源;7.20暴雨之际,郑外思政教师寄语同学们要心怀家国,热心奉献;参与教育支援活动,给帮扶学校的高三老师作高三复习的专题报告,与卢氏县和夏邑县政治教师座谈交流,发挥名校示范引领作用。

4.公共参与,积极践行

做好学科拓展,训练学科思维,增加知识宽度,提升综合素养。思政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模拟人大、模拟政协和商英社等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并提出微议案;向身边人大代表提建议,为参与社会治理做出贡献;社团资源助力慈善活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思政课教师带领学生开展了劳动教育主题的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活动、甲骨文思政育人的探究活动等一系列活动,涉及思政、地理、历史、语文、生物等众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有效发挥多学科综合育人的功能。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祖国河山锦绣壮美的同时用实践检验和运用知识,实现思政课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的有效交互,使学生对所学课程形成强烈的认同感、参与感、代入感和获得感。

 

“三新”背景下政治组未来学术研究方向与愿景

 

有关思政课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管理、评价研究

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教育局局长王丽娟认为,教师培养培训的数字化转型是教育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继续教育进行创新和改革,推动教师培养培训数字化转型,对于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促进教育公平、适应教育现代化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因此,应加强思政课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研究:在应用方面,应更加注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支持下的思政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的创新,这需要同相关技术人员开展合作研究;在管理方面,应考虑如何有效管控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应用中的潜在伦理风险和算法隐患;在评价方面,应重点关注教师、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适应性,完善评价模式与方法,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有关思政课教学与多元学科视角融合的研究

一般来讲,思政课教学是以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为基础的。以往对思政课教学的研究也大多围绕这两门学科展开,而以经济学、生态学等其他学科相关理论为视角的研究还不多见。

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单一的研究视角难以满足“大思政”的需要,跨学科研究成为必然选择。

思政课要变得“有意思”“都爱听”“真相信”,需要思政课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用多元视角解读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使思政课拥有全新的“打开方式”。

因此,思政课教学与多元学科视角的融合,应成为未来研究关注的重点。

“三新”课堂新样态在常态课落实上的研究

“方法千万条,落实第一条”,如何把大家研讨出的“三新”课堂新样态在常态课上有效落实并助推高中政治高效课堂实现,是下一步政治组教研的重点。持续推进备课组内常态课的听评课活动——“互听、互评、互研”,将“想得到的美丽”变为“看得到的风景”,再具体化为“走得到的景点”。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三新”课改中的郑外思政教师,贯彻“有根、有魂、有型、有方”的教学理念,全面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聚焦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践行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凝心聚力,统筹规划,以生为本,踔厉奋发,激活思政小课堂,担负育人大使命!

 

 

 
Copyright© 1983-2024 by www.zzfl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外国语学校 版权所有 0371-67987877(校办)0371-67984259(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