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6日 五月十一 星期日
今天:
中西文化融合
人格智慧并重
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备
新闻

郑外师生赴郑州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研学

发布时间:2024-05-22 14:59:15 栏目:新闻 点击量:49091 【公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大思政课”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利用移动思政课、行走思政课、场馆思政课等教学方式,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促进真实情境中育人方式变革,2024年5月19日,郑州外国语学校政治组老师带领高一部分学生前往郑州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研学考察活动。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部署,明确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要求从青少年抓起。青少年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正值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帮助青少年迈好人生第一步,是思政教师及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郑州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将法治教育寓于案例阐释、情景演绎、实物展陈、体验融入、情感渗透之中。引导广大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树立法治观念,养成法治思维,远离违法犯罪,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该法治教育基地由未成年人教育区和未成年人办案区两大区域组成。其中教育区由序厅、法治阶梯、法史殿堂、法治空间、模拟法庭、互动体验区、青少年法治教育报告厅七大功能区域;办案区由未成年人讯问室、未成年人询问室、测评咨询室、放松疏导室、团体活动室、宣告训育室六个功能室组成。该基地陈列有代表法律公平正义的神兽獬豸、汉谟拉比法典石柱等。

同学们首先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参观了场馆,了解了法的历史渊源、中国法治发展历程、法律体系层次、国家机构、人一生的权利和义务、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然后开展了模拟法庭的活动,学生模拟审判长、书记员、辩护人等身份,体验司法审判的过程;最后,全体同学接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普及与宣传教育,深刻领会了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价值。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离不开方式方法的探索创新。“纸上得来终觉浅”,学习书本知识很重要,但理论学习代替不了亲身实践,教师的引导也代替不了学生的思考。引导青少年去切身体验、去辩证思考,这样得来的道理才更加深刻,这样树立的信念才更加坚定。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大思政课”才能更好启智润心、铸魂育人。

 

学生活动感悟

 

弘扬法治精神 为爱国主义教育护航

吴思苇

5月19日下午,在政治组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郑州市中原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举行了宪法宣誓仪式,并聆听了“践行司法 坚守爱国主义理念”主题法治讲座,深感受益匪浅。

首先,我深刻意识到了学校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重要性。在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我们进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原本的阅读,广大学生处于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快速形成和稳固时期,如果缺乏正确值观的引领容易陷入彷徨,乃至误入歧途,因此在校园中宣传普及爱国主义教育法尤显紧要。要注重对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和精神引领,坚持将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基因融通于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其次,在法治讲堂上,我们了解了用司法手段制裁损害袁隆平院士名誉、荣誉的行为。司法机关及时以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对其追究责任,对公众和社会起到了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最后,以公正司法捍卫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以及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司法不公,会严重损坏广大人民群众对祖国的热爱。正如思政课所讲:“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裁判毁坏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为避免司法不公挫伤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必须要实现司法独立,完善司法监督机制,强化程序保障,以看得见的方式保障司法公正。

总之,要用法治为爱国主义教育护航,这对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意义。

 

与法同行——沉浸式体验“模拟法庭”活动

张玺

5月19日下午,郑外学生在高一政治组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了一系列法律教育实践活动,我们收获颇丰。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进行了神圣的宪法宣誓,在老师和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馆内各分区,还进行了令人激动、扣人心弦的模拟法庭活动,当上了“小小法官”!不仅学习到了许多法律相关的理论知识,还接受了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和国家长治久安。中华法系源远流长,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国为人类法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新时代,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坚持依法治国这个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中国特色在会主义法治事业蓬勃发展,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在这次实践活动中令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公正司法。公正司法,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起着保障作用,对人们的行为有预测作用,能促使人们遵纪守法。“一次不公正的司法污染的是整条河流”,司法公正,尤为重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是一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共同参与的、史无前例的伟大社会实践,需要我们共同参与,增强法律意识,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图文:李琼 祝敏杰 庞留彩

排版:孙丹丹

 
Copyright© 1983-2024 by www.zzfl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外国语学校 版权所有 0371-67987877(校办)0371-67984259(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