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下午,郑州外国语学校召开2024—2025学年上期教研组、备课组、教学研究指导组“三组”会议,明确责任、把握目标、凝聚力量,共谱新学年新篇章。
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研究指导组的职责和任务,指出:教学研究指导组是由郑外的业务骨干组成的郑外发展的脊梁,承担着学科组方向的引领及方法的落实的重要职责,通过教学研究指导组凝聚学科组内的精英力量,带领整个教研组走向精英,从而进一步稳固郑外的学术高地地位。教学指导组成员分别从教师发展、评估监测、学术建设、考试研究等不同方面引领学科组的发展,做教学质量的坚实保障、教学创新的先锋、团队协作的典范。
会上,物理组赵姗姗老师、化学组马红老师、历史组黄中勇老师分别就本学科对“三新”的理解及应对措施进行分享。
赵姗姗老师分享了《“三新”背景下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及备考策略》。赵老师以2024届新课标卷试题为抓手,细致入微地提出了要遵循物理教学规律、引导学生夯实基础知识、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等教学理念和高三三轮复习策略,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体现了物理组老师们深刻的思考和用心的实践。
马红老师分享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试题命制》的经验。马老师分别从试题命制的目的、原则、步骤三个层面介绍了化学组“教学评”一体化的尝试与思考,使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无限可能,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在教育之路上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决心。
黄中勇老师分享了《“三新”改革下的历史教学探索》。黄老师通过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的变化创造性提出要转变教学方式,强化辩证思维,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由灌输式、陈述式向启发式、论述式转化,提高历史课的知识性、趣味性、思辨性和高效性,为我们开启了全新的思路之门,拓展了教学的广阔视野。
会议公布了郑州外国语学校优秀备课组评选方案,激励各备考组以团队建设为依托,以扎实的教研活动为基石,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教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用心上好每一节课,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引领探索教学新路径,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展现出郑外的实力与风采。
会议还安排了本学期的教研计划,本学期学校将把课堂和命题研究作为教研的两个主要抓手。关于课堂,将开展组内微型同课异构活动及青年教师周汇报课活动,力求通过半个学期沉浸式的听评课活动,加快老师们跟上三新的步伐;关于命题研究,将针对当下所学的知识板块共同研讨高考题,提高每一位老师的命题能力,并用于指导平时的作业设计及常规考试的试题命制。
郑外重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教学研究指导组的作用,目的是推动学术走向前台。学校成立学术委员会和四个中心,就是加强“三组”建设的有力举措和重要平台,就是要在学校管理中首先应赋予学科教研组(备课组)更大的课程教学实施空间,用实际行动诠释团队的力量、合作的魅力,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以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等的深入研究,促进学校高效课堂的进一步优化,进而更好地推动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文字:张帅
图片: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