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结构生物学家、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院士再度走进郑州外国语学校,为高三学子带来题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西湖实践》的专题讲座。这是施一公院士第三次走进郑外校园,与师生共探科教融合新路径,激发青年学子科学报国热情。
科学巨擘三度开讲 郑外学子共沐科学之光
作为中国结构生物学领域的领军者,施一公院士以卓越的科研成果享誉世界,更以深沉的家国情怀投身教育事业。自2017年起,他先后三次为郑外学子开设专题讲座:2017年《我的学术人生》分享科研初心,2023年4月《科学英雄出少年》激励青春志向,此次则聚焦高等教育创新实践,通过西湖大学的办学探索为学子描绘未来图景。郑州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王晓强在致辞中表示:"施一公院士从实验室到讲台,以行动诠释了科学精神与责任担当,影响了一批又一批郑外学子,这是郑外的荣耀,也是郑外的亮点。”
揭秘西湖大学创新基因 播撒求真求实火种
西湖大学为何而来?西湖大学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怎样的特点?讲座中,施一公院士详细介绍了西湖大学的创立背景、办学定位、师资力量及其独特的本科生“一人一策”培养方案。他指出,西湖大学的教学模式与办学理念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大学,是一所为科学家而来的大学。西湖大学注重“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特色,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施一公院士通过展示一人一策培养、国际一流师资、专业自主选择、本博连读机会、全员海外交流等本科生创新培养机制,生动呈现了这所新型研究型大学“敢为天下先”的探索实践。
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施一公院士耐心回答了大家关心的诸多问题。他还以自身经历为例,鼓励青少年保持对理想的热爱与坚持,培养思辨能力,以想象力和好奇心驱动终身学习,以担当精神回应时代需求。
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同频共振 共筑人才贯通培养体系
讲座最后,王晓强书记表示,作为河南省基础教育标杆,郑外始终致力于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学子们发展卓越,综合素养突出,而西湖大学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与郑外在创新基因上极为相似,有着强烈的情感共鸣与坚实的实践基础。郑州外国语学校期待与这所全球瞩目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深化贯通培养合作,为西湖大学输送更多优质生源,共同探索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创新模式,为国家培育拔尖创新人才而共同努力!
随着西湖大学2022年首次在浙江启动本科招生试点,这场跨越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对话显得尤为瞩目。施一公院士的郑外之行,既是为青年学子点亮科学理想的启明灯,更是中国教育界协同培育未来战略科技力量的生动实践。
文:张琳琳
图:许刚